OG真人(中国)官方网站

OG真人 OG真人视讯赣州:擦亮区域性教育中心“名片” 激发教育发展“新活力”|OG真人

内容详情 你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OG真人 OG真人视讯赣州:擦亮区域性教育中心“名片” 激发教育发展“新活力”

类别:行业新闻 发布时间:2023-07-03 22:29:38 浏览:

  今视频讯:近年来,赣州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以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部省共建赣州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为契机,坚持“党建引领、德育筑基、外引内融、守正创新、师生为本”发展思路,完善政策措施,扩大开放合作,推动改革创新,赣州教育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吹响了建设区域性教育中心的“冲锋号”。

  走进于都县盘古山中心小学,一眼就可以看到亮丽的教学楼、宽敞的教室、明亮的护眼灯,标准的篮球场、崭新的环形塑胶跑道这所经过提升改造校园旧貌换新颜,绽放着新的风采,不仅校园环境优美,现代化气息浓厚,师生文体活动也十分丰富。这是赣州市办学条件持续改善的一个缩影,在赣州的各乡镇,最好的房子是学校、最美的环境是校园,成为老百姓的普遍共识。

  2018年以来,整合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校舍安全保障、“全面改薄”、“能力提升”和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等,启动实施了城乡学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投入资金169亿元,新(扩)建学校241所,新增学位36万余个,2022年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为0.42%,较2017年下降了18.23%(见附件1),2022年校园面积达到4241.2万平方米,较2017年新增921.9万平方米,2022年校舍面积达到1776.1万平方米,较2017年新增497.6万平方米(见附件2),推动了中心城区(五区)每个区均新(改)一所普通高(完)中,实现了“最好的房子在学校,最美的环境在校园”。如瑞金市为大力增加教育资源,切实解决我市中小学校大校额、大班额和幼儿园入园难、入园贵等老百姓高度关注的教育民生问题,2020年7月,同时开工启动实施16个校建项目,总投资21亿元,总用地面积1000余亩,总建筑面积约54万平方米,新增学位近3万个。有效缓解了学位紧缺、学习紧张、学生紧绷等现象,促进区域教育提质增效。

  赣州还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创办了江西师大附中赣江院分校,成功争取2所部属高校托管帮扶上犹中学、于都中学,组建5大教联体,开设市直强基班,创新人才培养不断取得新突破,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日前,寻乌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与深圳市龙岗区第二职业技术学校签署了帮扶协议,这是赣州深度融深融湾的一个写照。“2023年江西省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在赣州举行,这是江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对赣州职业教育的充分肯定。

  为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赣州抢抓机遇,扩资源、提层次、优结构,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探索“湾区 老区”职业教育联动发展新模式。成功举办了2022年“湾区 老区”职教创新发展大会,成立了深(圳)赣(州)职业教育联盟,全市14所职业院校分别与大湾区17所优质职业院校建立交流合作关系,实现了“专业有帮扶,校校有对接”的良好局面,为赣州建设区域性教育中心注入了“鲜活”力量。其中,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深度合作办学,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对口协作协议。

  除了扩大开放合作,赣州还深化产教融合,搭建企业与高校供需对接桥梁,成立赣州职业教育联盟、纺织服装产教联合体,全市各职业院校与550余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473个,已有9家纳入建设储备库的企业分批建成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通过全方位发力,赣州职业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市属3所高职院校成功入选第二轮省级“双高计划”项目建设单位,实现市属高职院校“双高计划”“零突破”;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曾璐锋勇夺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水处理技术项目冠军,实现江西世界技能大赛金牌“零突破”;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李德鑫勇夺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家具制作项目金牌,实现我国该项目金牌“零突破”;同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赣县中等专业学校荣获一等奖,为全省中职学校中的唯一,实现赣州国赛一等奖“零突破”。赣州,正朝着打造区域工匠摇篮的目标稳步迈进。

  近两年,在赣州教育的“成绩单”上,有好几个“零突破”,这是赣州发挥高等教育龙头引领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见证。如:推动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成功转设为赣南科技学院,实现全市市属本科院校“零突破”;市政府与江西财经大学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建赣州研究院、现代产业学院,实现全市学术研究型高校“零突破”;赣南师范大学1名博士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项目,实现了赣州市内高校的“零突破”;赣南医学院联合赣州市章贡区人民政府、国内外知名院士专家教授团队共同组建了赣南创新与转化医学研究院,由研究院牵头整合重组的“重大疾病新药靶发现及新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通过,实现我市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突破”。

  另外,还争取1所本科更名、2所高职设立列入国家、省“十四五”院校设置规划,其中,赣南医学院更名医科大学已获批省级公示。争取中国科技大学与江西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与赣南师范大学建立对口帮扶机制;赣南师范大学被列入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是江西省唯一列入此次教育部直属高校对口支援的高校,并获批2023年“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定向培养博士研究生计划”。江西理工大学荣获2022年度省属高校综合考核“第一等次”,学校牵头研制的世界首条永磁磁浮轨道交通系统工程试验线顺利竣工,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通过中期验收,先进铜产业学院入选全国首批现代产业学院等三项工作成效被列入2023年省政府工作报告。

  在思政育人方面作出“赣州探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党建引领、德育筑基。组建政治理论宣讲团,在全省率先构建8个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联盟体,开展覆盖大中小学不同学段的教研教学、思政活动、师资培训等一体化活动。评选52个研学基地,组织100万多名师生走进各类红色革命旧址,创新开展“行走的思政课”活动,共征集视频1.17万条,互动量超过1亿,获评国家文物局、中央网信办举办的2023年度中华文物新媒体传播精品推介项目(全国共80个,江西共2个)。开展“理响校园 由我来讲”宣讲比赛及“赣南红”老兵宣讲团进校园宣讲活动、“红色故事我来讲”等活动,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在尊师重教方面彰显“赣州特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近年来,赣州市教师队伍规模进一步提高。2022年,全市各级各类专任教师达到13.86万人。教师培养补充机制创新力度不断加大。通过教师统一招聘、实施“特岗计划”、公费师范生和定向培养乡村教师计划,每年为全市中小学校培养输送一批批“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教师。2022年,扎根教坛25个春秋,努力为山沟沟里的特殊儿童当好引路人的蒙芳,入选全国“最美教师”,像她这样“呕心沥血育桃李”的新时代教育筑梦人还有很多,全市1013名“最美园丁”“最美班主任”“育人标兵”获得通报表扬,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进一步巩固和强化。我市坚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把提升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位,开展了“我为教育建新功”思想大讨论及“师德师风强化年”系列活动。推进了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和交流轮岗等工作。加大名师培养力度,全市现有特级教师100余人、省学科带头人200余人、骨干教师900余人。

  在“五育”并举方面提供“赣州方案”。印发《关于开展“五红”培根铸魂活动的通知》,开展“五红”培根铸魂活动。红色教材“班班学”,全市各校全面开设课程,学习省教育厅编印的《红色文化》教材。红色歌曲“天天唱”,向全市各校推荐100首红色歌曲,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基本做到了每天唱红歌。红色故事“人人讲”,各校利用主题班会、早读、课后服务等,组织学生讲红色故事,全市组织20余万名学生参加“党的故事我来讲”活动。红色活动“月月有”,各校每月开展“红色日记征文”、红领巾讲解员风采大赛等活动。全市组织92.9万名学生参加“寻找课本里的员”活动,组织3000多名“红色小导游”利用节假日在各红色景区开展志愿讲解活动。组织100万多名师生走进各类红色革命旧址,开展“行走的思政课。红色文化“校校浓”,全市各校建设红色宣传栏、红色长廊、红色书屋等红色校园环境。如,赣县区城关小学以“6 1”模式开展“传承红色文化 厚植家国情怀”为主题的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在推进“五红”培根铸魂活动的基础上,创建红色基因传承示范校目前,全市共创建省级红色基因传承示范校13所、市级示范校50所,计划到2025年,创建150所市级示范校。

  印发《赣州市教育系统深化体教融合工作实施方案》,构建推广“1 3 N”(即校园足球 跑、跳、投3项基本运动技能 其他体育运动项目)的校园体教融合发展新模式,实现体育项目学校和学生两个方面的全覆盖目标,有效促进了全市青少年健康成长。于都县采取体育项目订单式服务,全面开展足球、乒乓球、射击、冰雪等六大项目进校园。定南县全面推广以足球运动为主的体育项目进校园模式,聘请专业教练员团队开展校园足球普及推广,构建了“四个落实、三不脱离”的校园足球改革“定南模式”。章贡区依托武术协会、足球协会、篮球协会等多个单项体育协会资源和力量,全面推进体育项目进入“四点半”课后服务时段进行延伸教学。成功打造了定南足球、举重,全南攀岩,安远摔跤,于都新长征中学水上、射击、冰雪,赣州第三中学排球和赣州市文清外国语学校田径、游泳等“一县一品”、“一校一品”优势项目。“于都足球”锋芒初露,“贡水射击”百步穿杨,“北冰南展”取得历史性突破,六大项目精英队逐渐在全国各级各类赛场上唱响“于都声音”。

  全面落实《赣州市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一体设计、统筹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着力构建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目前,全市共有中小学劳动实践场所1374个,其中学校劳动实践场所1258个。我市章贡区依托劳动教育基地,探索劳动育人改革,把田间变课堂、农房变教室、农民变教师,创新劳动育人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实现教育“双减”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新模式改革。章贡区创新性打造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既探索出了教育“双减”政策下劳动育人新路径,又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的经验做法。中央政研室《综合研究》《省“五型”政府简报》刊登了章贡区的经验做法。构建劳动教育家校共育渠道,如,安远县东江源小学、九龙小学等学校开设“家庭劳动教育农场”,学生和家长一起参与锄地、播种、除草、浇水、施肥和收获,让孩子们切身感受到“粒粒皆辛苦”的真实内涵。

  面对新时代新征程,赣州将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党建引领、学位优化、质量升级、平安校园、队伍提升“五大工程”,踔力奋发、勇毅前行,努力补短板、扬优势,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区域性教育中心这张“名片”越来越响亮!OG真人 OG真人官网OG真人 OG真人官网

Copyright © 2019-2023 OG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9076075号